【本网讯】2022年10月19日上午第2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研室开展了集体磨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有经验的青年教师的示范教学,达到集体磨课的目的。示范课主讲人为梅玉琴老师,学校教学督导宋明老师,教研室主任刘俊波、陈世英、周颖、邓晓宇、刘文洁、姚媛媛、柳宏、王鸿莹等教师参加磨课评教。
梅老师在本节课中主要讲授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部分内容,重点讲解了“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在讲课过程中,梅老师顺时而动,运用丰富的案例,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国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精神是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勉励同学们要不断发扬创新创造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在随后讲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梅老师深入讲解了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并阐释了爱国主义的基本定义,特别是在讲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时,她引用了祁发宝团长驻守边疆、汶川籍女护士余沙主动请缨支援武汉抗疫等时事案例,充分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运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氛围活跃。
课后,教研室进行了集体磨课。各位教师本着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目标,对示范课进行评教。大家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案例运用等方面进行点评。大家充分肯定了本次示范课的效果,认为梅老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逻辑严谨,讲解详细有亲和力,引用的案例既有高度又有新度,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深刻认同。同时,大家也建议梅老师在提问方式、师生互动有效性方面进一步改进。
本次示范课教学效果显著,起到了很好的教学示范作用,为教研室全体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对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教研室要求新教师认真学习和借鉴梅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吸收各位教师提出的宝贵建议。



图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研室
编辑:刘俊波
编审: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