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2年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世英老师开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抗战精神的讲座。来自院内院外的同学们参加了本次讲座。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存在的灵魂,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抗战精神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陈世英老师从伟大的中国精神中聚焦“抗战精神”,并从四个方面更加全面深刻地对“抗战精神”进行讲解。
讲座第一部分为抗战精神简介。抗战是中华民族在最危急关头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正义之战,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抗战,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争取和平解放的伟大抗战,是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全面赢得胜利的伟大抗战。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原因和阶段划分。第三部分则着重讲解了抗战精神的内涵。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左权、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无数革命先辈用血肉践行誓言,经过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第四部分是抗战精神的意义。抗战精神是中华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坚定了中华人民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意志,它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为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奠定了精神基础。伟大抗战精神凝聚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磅礴力量,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于胜利的伟大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血与火的磨砺,激励着中国人民砥砺前行。

最后,全体起立合唱国歌,在国歌的悠扬旋律中感悟抗战精神。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科办
编辑:江颖
编审: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