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2年11月2日下午2点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索郎玉珍老师开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两弹一星”精神,来自院内院外的同学们参加了本次讲座。

首先,索朗玉珍老师以陆元九先生与航天的相关故事引入话题并阐述了“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及其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接着分别从两弹一星的研制背景、发展历程、研制意义、功勋人物、精神及启示五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 研制背景:一穷二白的国情、邪恶的国外环境;捍卫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二、 发展历程: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三、 研制意义:引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五位领导人的讲话,具体阐述了两弹一星成功研制的意义。
1. 它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洗雪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落后挨打”的历史耻辱,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腾飞的历史新纪元!
2. 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卫和防御能力,将自己祖国的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了我们自己的手里!
3. 它缩短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某些重要方面存在的差距,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并在某些关键领域进入到了世界高新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
4. 它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为后来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后劲!
5.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培育和形成了一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并使之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6. 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使我国赢得了与自己的幅员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加重了世界上爱好和平一方砝码的份量!
7. 它奠定了中国人民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技术的技术与人才基础,成为中国人民继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新世纪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 功勋人物:具体介绍了钱学森、邓稼先、孙家栋、郭永怀四位卓越人物的的主要事迹和人物风范。
五、 精神及启示:具体解释了“两弹一星”精神内容的作用。
1.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高贵品质和精神支柱。
2.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坚强意志和立足基点。
3.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科学态度和“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4. “两弹一星”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学习功勋们的热爱国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奋斗。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科办
编辑:江颖
编审: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