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研室于2024年5月15日在树人楼C404举行教研会。会上,我院青年教师索郎华珍老师分享了4月21日-26日赴中央民族大学调研《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的心得。
索郎华珍老师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在课程建设中必须重点立足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经过调研,我校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第一,贯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使用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是首部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教材,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金教材”,因此,未来的课程建设首先要把讲好用好教材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教研室成员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理解教材逻辑体系,吃透教材涵盖的理论思想,同时结合学校实际,确定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二,要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金课”,教研室需要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立足于我校的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资源,结合阿坝州实际,在教学教案中有机融入思政资源,做好地方案例开发,使教学案例使用更加恰当贴切,同时要积极申请和开设线上线下优质公共课,将教学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辐射更多的地区。

第三,教研室成员还需要积极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学与科研工作相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作为一门史料结合的课程,涵盖了历史、现在、未来。课程知识点结合了民族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知识具有非常大的科研价值。第四,教研室还要不断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实现课内外联动,充分发挥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等优秀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要坚持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持续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最后,索郎华珍老师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需要服务全校师生学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面向校内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成为引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力量。
文稿:李益芬
编辑:郭健
审编:杨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