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红色足迹踏丹泸,薪火传承显担当——阿坝师范学院红色薪火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2024-07-15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量:

7月中旬,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薪火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甘孜州丹巴县、泸定县开展以调研当地红色文化传承现状、宣讲红军长征在阿坝、探访当地红色遗迹为内容的系列实践活动。

探寻红色记忆,共谋传承新策

红军长征三进三出丹巴、翻越海拔最高雪山党岭山、飞夺泸定桥……在甘孜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薪火队身着红色马甲,深入两地,穿梭于两地街头巷尾,与当地居民促膝长谈,聆听他们讲述红军在当地留下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调研民众对当地红色文化传承的切身感受。她们走访当地团委、党史馆、德高望重老人家,搜集珍贵的历史文献与口述资料。她们发放问卷,了解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承情况,希望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一】队员们在街边开展调研

【图二】队员采访当地老人

宣传红色故事,传承长征精神

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薪火队化身红色文化传播者,走进丹巴县医院、消防队及甲居藏寨,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在县医院,宣讲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资料向党员同志们详细介绍了红军长征时在阿坝地区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的艰难历程,讲述了红军战士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展现出的顽强毅力和乐观精神。在县消防队,宣讲员们将红军长征途中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一一展现在消防队员们的眼前,激励消防战士们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守护一方平安。在甲居藏寨,队员们以时间为主轴,生动详细地讲解了红军在阿坝长征时召开的重大会议、进行的重大战役以及感人的故事。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长征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无尽的力量与勇气。

【图三】宣讲员在丹巴县医院宣讲

【图四】宣讲员在丹巴县消防队宣讲

【图五】宣讲员在甲居藏寨宣讲

踏寻红色遗迹,感悟红色力量

在社会实践中,队员们了参观了红五军政治部遗址、藏民独立师、泸定桥、丹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园、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等红色遗址及红色纪念园馆。在第五军政治部旧址,队员们仿佛穿越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藏民独立师师部旧址,碉楼内的陈设诉说着藏汉民族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泸定桥,这座见证了红军英勇夺桥壮举的铁索桥,更是让队员们驻足良久,仿佛能听到当年激烈的枪炮声,感受到那份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在革命历史纪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纪念碑巍峨矗立,铭刻着革命先烈们不朽的功勋;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让队员们身临其境感受到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悲壮。每一次参观,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的决心。

【图六】参观第五军政治部旧址

【图七】在藏民独立师师部旧址前合影

【图八】在丹巴县革命纪念碑前默哀

【图九】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前合影

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已经结束,而传承红色薪火将一直在路上。通过本次社会实践,队员们深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队员们将继续努力,为红色薪火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永远燃烧担负起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通讯员 周利群 陈艳君 钟楚怡 王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