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师范专业认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研会

发布日期:2024-09-19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量:

【本网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于9月18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C404举行本学期教研会。本次教研会主要研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如何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教研室主任陈世英教授带领教研室老师共同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并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和重要性。结合参加的相关培训和学习,与会老师围绕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如何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老师们提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需要全面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例如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深刻阐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梳理党的历届三中全会的时间线索与中心议题,整体把握我国从开启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等。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需强调党的领导在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结合历史讲述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重要性。通过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教学方法上,老师们提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准、讲清、讲透、讲活。结合阿坝州地方红色资源去融入,努力挖掘新材料、新案例,作为教学补充,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历史事实,让学生深刻理解全会精神的内涵。例如,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改革开放篇章时,我们可以强调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通过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如经济特区的设立、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等,让学生明白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也有老师提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一方面要建立大历史观,从历次党的三中全会出发,讲好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做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后半篇文章。另一方面,课程讲授过程中要着重讲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创新,并将其贯穿在中国百年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中。

通过本次研讨,提高了老师们的政治站位,交流了思想,也对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指导。

供稿:陈世英

编辑:郭健

编审:杨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