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同学辩论水平,引导大学生关注和思考国际人道主义问题,2024年10月10日12时40分,我校于树人楼c302开展了第七届大学生“国际人道主义”辩论赛初赛。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欧阳逸、团委李晓旭、教务处胡佳华担任比赛评委。


本场辩论赛由正方(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反方(藏汉双语学院)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对于人道法的遵守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辩论赛伊始,在开篇立论环节,正方先声夺人,首先陈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战争中的优势。他们认为,人工技术能够提高军事行动的精确性和效率,减少无谓的伤亡。例如,人工智能情报搜集和分析方面的出色表现,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威胁,为军事行动提供有力支持。然而,反方辩手则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对人道法遵守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指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军事行动的精确性,但其决策过程的不透明性和难以预测性也带来了巨大风险。特别是在目标识别和攻击决策方面,人工智能可能因技术缺陷或数据偏差而误判目标,导致无辜平民的伤亡。这种情况不仅违反了人道法的基本原则,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国际纷争。

攻辩环节,双方选手据理力争,针对辩题做了充分的准备,围绕“数据偏差”“技术导向”“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程度”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紧接着是万众期待的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就如何平衡AI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与人道法遵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此次辩论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战争中应用的平台,让青年学生们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利弊。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人道法遵守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科技能够为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本次辩论它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口才与思辨能力,更彰显了我校学子对国际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担当。
学生记者:王洪颖 陈函璘
图片摄影:毛龙风 毛小玲 胡越
编辑:周利群
编审:赵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