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4年12月6日-8日,“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24)学术研讨会在海南三亚拉开帷幕。本次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5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此次专题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研室马雪老师应邀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聚焦于全球化浪潮与“一带一路”倡议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以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为核心主题,以深入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文明互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深远意义。全国知名学者王延中、尹绍亭、裴盛基、史吉祥、马东平五位教授在大会上分别就“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几点思考”“人类适应新论”“延续中华民族植物文化根脉, 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植物学”“博物馆:文明互鉴的载具”“丝绸之路的‘前生’与‘今世’——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的认识”等议题作大会报告。
在分论坛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雪进行了以“川西北民族地区乡村共同体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为主题的发言,就川西北民族地区乡村共同体文化建设可资优势、现状以及价值意蕴方面与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讨论。

此次学术研讨会增加了我院教师的学术视野,加强了我院与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的交流,为我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
供稿: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研室
编辑:郭健
编审:索郎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