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锻炼学生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团队协作,激发思想碰撞,丰富校园文化氛围。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4月14日在树人楼开展了四场以“国际人道主义”为主题的大学生辩论赛初赛,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秀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友国、学院纪委书记、副院长曾兴华、学工办主任周利群、党支部书记钟雪琴、思政专业教研室主任王曾和思政教师李益芬、李林、杨前蓉、胡白钰、彭成老师担任评委。



初赛共有四场。第一场由正方(马院代表队)和反方(22级思政一班)对弱国有无外交展开辩论,第二场由正方(23级思政一班)和反方(岷鹰演讲与口才协会)对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分配应该由国际统一机构主导还是由受灾国政府主导展开辩论,第三场由正方(22级思政二班)和反方(23级思政二班)对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应更多依赖于政府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展开辩论,第四场由正方(23级思政三班)和反方(24级思政一班)对在国际冲突中,人道主义救援队伍应优先进入交战区域还是交战停止后人道主义救援队伍再进入更合适展开辩论。


其中进行最激烈的是第二场辩论。比赛开始,正方一辩从国际驰援便捷性、物资整合力、专业机制保障阐述国际统一机构主导优势,正方四辩随即向反方抛出受灾国是否会官僚腐败的尖锐问题。驳论阶段,正方二辩以阿富汗、土耳其灾害为例,强调国际机构专业性;反方三辩援引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出受灾国政府主导才能保障本国利益。对辩时,反方质疑国际机构介入的公平性,正方坚称不侵害主权。质询环节,正方三辩质问“主导”理解等,反方四辩指出视救援为施舍伤害主权,反方三辩提出强制介入是干涉内政,正方要求厘清概念。
总结环节,正方强调多国合作,反方点明尊重主权且政府更懂国情。自由辩论中,双方围绕主权侵害、主导高效性激辩,正方称国际援助合规且兼顾公平习俗,反方强调政府主导契合本地需求。


辩论结束,赵秀花书记首先对双方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精彩辩论表示感谢并给予肯定,同时也指出了辩论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赵书记希望双方同学继续保持对辩论的热情,将辩题植入头脑,不断提高逻辑能力与表达能力。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本次辩论赛不仅促进了同学们的交流,也让同学们深化了对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和谐健康校园的构建。
学生记者:余静
图片拍摄:陈函璘、董雨
编辑:周利群
编审:赵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