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2025年5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人类学研究所邱月助理教授在学术报告厅开展以“新城何以为故乡:北川地方性的重构”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学术讲座由马院副院长曾兴华主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邱月教授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切入点,重点关注北川地区,剖析其灾后重建时期地方性重塑历史进程。她凭借丰富案例,阐释灾后如何催生出“新生”议题与“我是谁”的身份认同困境,以及异地重建如何重塑“新北川”与“旧北川”的地域概念认知。

讲座中,邱月教授类比“群落交错区”与“文化交错区”,揭示北川在生态和人群交往中的多样与敏感特性。新北川建设致力于打造民族融合的互嵌社区,新的社区居民通过学习羌族萨朗舞等民族特色文化,逐渐建立对新家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了从陌生到交融的转变。

此外,邱月教授还深入探讨北川文化表征“重组”与民族融合互嵌等议题,通过北川灾后重建与民族团结的生动案例,展现出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此次讲座为马院学子提供了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视角,启发马院学子思考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交融中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生记者:毛小玲
图片拍摄:董雨
编辑:郭健
编审:索郎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