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政治理论学习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员集中学习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系列报道(二)

发布日期:2020-12-08  来源:马院记者站   点击量:

永奏英雄赞歌,传承伟大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 李鑫、王柳叶、志玛拉姆、张芮瑶

【本网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面世了,将抗美援朝战争情况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新中国刚成立的局面下,许多战士原想着能够父子团圆,夫妻团聚过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但是,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新生政权受到压迫。他们选择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0年10月2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第一枪。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奋勇杀敌,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美国军队不得不退回到中国早已警告它不得跨越的那条著名纬线。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扩张,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永远铭记的。今天,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再次回过头看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敢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我们敢于担当,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形象,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他们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范例,我们看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支援前线、支援战争,团结战斗,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的力量。

前辈们抗美援朝的精神,时刻在告诫着我们这些后代,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个和平而美丽的时代,我们依旧要坚持艰苦奋斗,要牢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经验,要继续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坚信中国人民必将赢得未来。

《为了和平》六集纪录片看完,让我对抗美援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宝贵经验和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质和伟大胜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极不对称、极为艰难条件下,我军扬长避短,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连续进行5次战役,多次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和细菌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

在战斗中涌现了大批的战斗英雄,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领袖之子毛岸英等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美军还在回忆中写到:中国士兵是顽强的敌人,他们虽然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携带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及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的……但是,他们永远向前作战,奋不顾身。战后,美军对志愿军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用步兵围歼机械化部队的军队,步兵战术堪称巅峰,这是只有中国才能做到的奇迹。

抗美援朝战争过程艰辛却意义重大,在各个方面都落后美军的情况下,我们究竟是靠什么获取的胜利?美国有部动画片描述了当时战争的情形:在黑夜和树林的层层遮掩下,我军的身影在美军眼中如同一个个高大可憎的“魔鬼”,一个意外的炮火点燃了天际,火光照亮下,美军才发现这些所谓的“魔鬼”,其实是一个个衣着简陋,手拿枪械的活生生的中国军人。为什么我们会在各项方面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会给美军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军坚韧不拔的意志,因为我军一往无前的勇气,因为我军保家卫国的决心。

我们身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后背的脊梁永远都是铁骨铮铮地挺立,不论是过了多少岁月,都绝对不能忘记我们的精神。作为和平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能够安心学习,能够享受国家繁荣与富强带来的幸福……这些都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历史终将成为过去,精神却永垂不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践行使命,与时代同行,奋勇向前,不惧艰辛。让英雄赞歌永远奏响,让伟大精神与世传承。



来源:李鑫、王柳叶、志玛拉姆、张芮瑶

编辑:王茜

编审:赵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