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政治理论学习 -> 正文

“崇德向善、厉行法治”主题活动学习辅导资料

发布日期:2014-06-24  来源:   点击量:

       

       

1、深刻理解“崇德向善、厉行法治”的内涵

何谓崇德向善?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崇德向善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德向善”,就是要激励大众见贤思齐,要求大众修身养性,规范大众言行举止,凝聚大众精神力量,通过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化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厉行法治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厉行法治就是指在我国,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全体公民都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全体公民都要通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培育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意识,不违规,不逾矩,凡事于法有据,决不允许以言代法、权大于法;无论什么人、什么事,只要于法无据,违规违纪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以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法治精神。

2、开展“崇德向善、厉行法治”主题活动,要求做到:

全体党员干部首先要崇尚官德,勤修官德,以德示范。

全体教职员工要崇尚职业道德。全校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师生、奉献学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全体学生要崇尚高校学生守则。全校学生开展崇德向善、厉行法治活动,首先要认真学习大学生守则和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决不允许各行其是、自由散漫、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违法乱纪。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学校做一个好领导、好老师、好员工、好学生。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全校师生员工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3、开展“崇德向善、厉行法治”主题活动,全校党员要自觉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全体教职员工要自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其他与自身工作紧密相关的党和政府的各种法律法规。全体学生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还要认真学习学生管理守则。全体师生员工都要自觉培养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意识,规范言行举止,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对一切违法乱纪言行敢于亮剑、善于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