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二十大 -> 正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研室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2-10-18  来源:   点击量:

【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研室于2022年10月18日晚7点在树人楼C404会议室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行了初步研讨。主要讨论了如何在专题八至十将讲话精神进行融入。专题八到专题十认识论部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处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处进行融入,明确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处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处进行充分分析等。各位老师分别谈了自己的感想。


王光辉:足履实地,永葆赤子之心,脚踏实地,方能百炼成钢。不论是在建筑工地,用一砖一瓦将都市装点得更加美丽的青年农民工;还是在大街小巷,为千家万户传递幸福与温暖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他们用勤劳和汗水让青春在自立自强中收获成长、出彩闪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保持逐光而行、向阳而生的劲头,努力在平凡岗位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索郎华珍:党的二十大在京召开,举国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时代主旋律,对往哪走,怎么走,谁领着走三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对怎么走这一时代之问进行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解读,以振奋人心的话语提振起各民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百倍信心,指明了前进方向,叩响了新时代的强国之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更应当从讲政治高度深入学习报告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报告提出的新的时代观为指导,践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始终不渝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马雪:中共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关键大会,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也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唯有矢志奋斗,方能青春无悔、不负韶华。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老师,更要以此次会议精神作为教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风向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深学细悟,真正的做到入心入脑,不断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决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并在贯彻落实中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以实际行动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

姚媛媛: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新时代的教师党员同志更应具有使命担当意识和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思政课教师。

李林: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振奋人心。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深切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国家民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十年,是全党上下自我革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十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的十年。这十年极不平凡,成就辉煌,催人奋进。忆往昔、展未来,党的二十大为奋进新征程吹响了号角。作为从事政治理论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要在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上下功夫,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要在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教学科研各领域全过程,在第一时间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讲义、进课堂、进头脑。要在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授课能力上下功夫,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准、讲深、讲透。

杨前蓉: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学习二十大精神中,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教学中,将会议精神原原本本的传递给学生,鼓舞她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学习没有止境,作为思政课教师,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进行研究,将学习推向深入。

图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研室

编辑:杨前蓉

编审: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