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8月27日起,一路的荡人心魄,一路的感人肺腑,经过这一路洗礼,心灵为之纯净,思想为之纯粹,精神为之升华,再通过重走长征路过程中的学习宣讲,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人生漫漫,谨记长辈教诲
1935年5月15日,红四方面军攻占了茂县县城(凤仪镇)。四方面军自茂县又分三路西进:一路向西北往松潘县,一路更向西到芦花县(今黑水),一路向西南往汶川县。我们的第一站到了“羌绣之乡”的汶川,参观完汶川博物馆,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阿师专”的老校区,受08年地震的摧残现在成为地震遗址,规划出来供游客参观。在湖边的长廊坐着十几位老年人,经过询问了解到这是他们平时休闲娱乐的场所。我们在这里进行了关于长征遗迹的调查问卷,有一位八十岁的老爷爷,虽然年龄比较大,但精神面貌还不错。通过简单交流,发现李爷爷对长征很了解,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李爷爷最后对我们大学生也有一些告诫,简单归纳起来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①关于金钱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告诫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反对奢侈浪费,崇尚节俭。②关于学习态度,年轻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加强学习,活得老,学到老。③关于为人处事,先做人后做事,做人要踏实,确立好目标并为之奋斗。国家给我们大学生良好的政策与机会,要懂得记住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贡献与付出,要永远感恩。在这几十分钟的交流中,收获颇多,最后,老人们不忘回头叮嘱我们:“孩子们,好好学习啊!加油干!”“我们会的!谢谢你们!”我们微笑着挥手告别。

图:78岁老人分享心得
路途颠簸,一路宣讲,收获善良
28日,也就是三下乡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的茂县。我们来到了南门城门洞,1935年5月红军占据了茂县县城,曾在城门的门洞外壁上镌刻着:“共产党解放囬番民族痛苦的政党 西北军区政治部!”的标语颠簸的山路、善变的天气,当然,这不是重点。宏伟的建筑、充满故事的古迹、有趣的风土人情、可爱的老爷爷,这一切都让我难忘。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那里的一切都向我诉说着悠久的过往。地方博物馆、历史遗迹、还有年过半百的老人。其中有一位在茂县城门洞摆了二十多年摊的九旬老人,他热情的给我们讲述了城门洞的历史变迁,这位老人也是位善良的老人,九旬的他依然坚持每天摆摊,风雨无阻,他家其实很富裕,他会把卖东西的所得捐给各地的寺庙,这样一为有着自己信仰的善良的老人,一定会长命百岁的!长路漫漫,旅途还在继续。

图:城门洞前8旬老人在讲述着她知道的长征遗迹
阴雨连绵,黑水之行,观芦花会议旧址
长征之行接近尾声。天空灰蒙蒙地下起了雨,我们来到芦花会议遗址。这里是由一个老婆婆看护着,大清早的她就为我们开门,带着我们爬上一层又一层的木梯,看到的是红军长征领导人的住房旧址,还有战士们用过的枪支弹药。在进入房间时,光线黑暗,四面都是土墙,睡的床也是几块木板搭建的。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们却为老百姓打下了一片江山。生长在黑水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把红军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在宣传和做调查的过程中,有些人愿意聆听,愿意与我们交流,甚至会讲很多相关的故事!年轻一代的人们都在网络的呼唤下前进着,对先辈的这些丰功伟绩是否又还记得?又记得多少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图:实践队成员在芦花会址合影留念
回校途中,一路相伴,还有惊喜不断
31日,我们搭上回校的车。车在泥泞的路上颠簸,遇上水坑时,车都在左右摇晃。可满车的笑声把这一路的疲惫消减。我们一行人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也渐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谈了谈这几天自己的所见所闻,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其实,一路走来,老师们提前给我们安排车程,考察路线路况,还有安排住宿、饭馆,以及一路押尾,负责走在最后同学门的安全。老师们做得无微不至,准备了晕车药、创可贴、感冒药等药品,时刻提醒我们带雨伞。除了细心周到的老师们,还有师兄师姐们,她(他)们热情地帮着提东西,还有吃饭时,有的菜够不着,她(他)们主动给师弟师妹们夹菜,盛饭。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回校的路上,记得人生要不留遗憾,虽然只有那么几天,可累积的回忆却是满框。下车了,走到校门口时,碰见一位红十字协会的老爷爷,姚爷爷和我们一起拍照,一起谈心。谦虚,幽默,学识丰富的他是我们旅途尾声时遇见的美好的回忆。姚爷爷说,“要把照片洗出来,送给你们!”我们雀跃着叫好。

图:老爷爷慷慨激昂讲述着他了解的长征历史
我们似乎就结束了这段旅程,不,还没有,我们还要把这一路的收获都分享给阿师的每一位师长,学子。带给她(他)们一份大大的惊喜。
文:刘殿秋 黄叶梅
图:杨丽
编辑:张莉莎
审编:赵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