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2021级思政专业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实践教学

发布日期:2023-05-27  来源:   点击量:

【本网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在办学中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历史和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思政专业师范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教学实践周的方案,于4月27日在杜甫草堂和四川省博物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学。



27日早上8点,21级全体同学集合完毕后共同乘车前往杜甫草堂。在车上我们通过老师讲解和相关资料的查询,了解到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国古典园林。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幽深宁静。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这让我们对这趟旅程更加充满期待。


同学们站在草堂前,看着一簇簇新芽,一片生机盎然,心中对杜甫沉重的思念漫卷开来。杜甫虽然安逝了,但他“一寸赤心惟报国”的崇高精神依然还在,不论是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中,还是面临当今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都不乏一代代能人志士铁肩担道义。


博物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博物馆不仅有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而且真实的再现了历史岁月,历史场景,是当代人了解以前岁月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四川博物院现有院藏文物2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四川博物院拥有专职、兼职研究员30余人,先后研究出版了《四川博物院藏〈格萨尔〉唐卡研究》《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研究》《馆藏书画精品集》等学术著作。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复能力提升”项目,被国家文物局确立为全国两个试点项目之一,2012年10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第一个展厅是书画展,巴蜀地区书画艺术发展源远流长,早在隋唐五代时期就闻名天下。唐中后期,诸多名家避难入蜀,吴道子、卢楞伽、孙位、韦偃等人都来过四川,从而带动了蜀地绘画的发展。


第二个展厅是张大千艺术馆,张大千工笔写意绝妙,山水、人物、花鸟皆富神采,书画大家徐悲鸿先生曾赞誉:“张大千,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展厅里有很多张大千先生临摹的敦煌壁画,件件精美绝伦,让人赞叹、敬佩。


第三个展厅是四川民族文物馆,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山里彝家”、“羌寨人家”、“高原藏族”、“锦簇苗乡”的生活、生产和民族发展状况,他们为四川人民添光添彩,是四川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第四个展厅是工艺美术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工艺品是历代匠师、艺人的智慧结晶,是人们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五个展厅是远古四川,大厅里一块电子显示屏上一直在重复播放着四川史前遗址分布图及相关数据,让人一目了然,对四川的人类进化有了初步印象。

要想了解一座城市,得先去看看它的博物馆;要想对四川有更多的认知,就得去浣花溪旁边的四川博物院走走。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都受益匪浅,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更加热爱祖国。

在本次实践活动后,相信思政专业同学在将所学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取得较大提升,同时这也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我专业同学人文精神、思想观念及道德规范等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充分聚集和释放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正能量,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提供强大的思想源泉。

图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室

编辑:江颖

编审:杨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