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访遗址承精神,探红脉聚温情

发布日期:2025-07-13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量:

【本网讯】为积极响应“三下乡”活动号召,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探寻红军长征在阿坝小金县的深刻历史印记,7月12日,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红色薪火队”满怀热忱,奔赴小金县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参观学习、调研走访、体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旨在让队员们重温红色历史,厚植家国情怀,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1:在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纪念馆前合影)

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遗址,宛如一座承载着厚重革命记忆的丰碑,静静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见证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当红色薪火队成员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瞬间被眼前的历史画卷深深吸引。馆内陈列的“红军在小金县行军及作战示意图”,犹如一幅宏大的战略蓝图,清晰勾勒出当年红军征战的路线与战略布局,让队员们对红军的军事智慧和战略眼光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翻越夹金山,达维会师”的详实记载,则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纪录片,重现了红一、四方面军不畏艰险、胜利会师的壮烈场景。队员们仿佛能看到红军将士们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踏在生死的边缘,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最终成功会师,那激昂的欢呼声仿佛穿越时空,在耳边回荡。而“会师同乐,三军开颜”的文字与影像,更是将军民同庆、共贺胜利的热烈画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队员们眼前,让大家感受到了那段历史中军民鱼水情深的温暖与力量。

(图2:红色薪火队参观纪念馆)

(图3:红色薪火队成员进行探讨交流)

走出纪念馆,队员们又参观了两河口会议遗址及铜像园。会议遗址内简单陈设,却处处透露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铜像园中,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铜像,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队员们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在感受了红色历史的震撼之后,团队聚焦“小金县红色文化传承现状”,开展了分层调研活动。队员们深知,红色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铭记历史,更需要了解当下,倾听群众的声音。于是,队员们分成若干小组,深入街头巷尾,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居民进行交流。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尽管不同群体对小金县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但对红军的崇敬与对长征精神的认同,却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无论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还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无论是辛勤劳作的农民,还是忙碌奔波的上班族,当谈起红军长征的故事时,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光芒,言语中充满了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图4:红色薪火队队员在街巷进行问卷调查)

(图5:队员对群众进行采访)

为了进一步传播红色文化,让长征精神深入人心,队员们前往虹桥沟村民家中宣讲红军长征在阿坝的故事。队员们的到来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得知团队来意后,当地居民邀请成员们走进家中,用当时两河口人民招待红军战士吃的箜洋芋招待大家。这简单而又朴实的食物,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军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图6:红色薪火队与当地居民围坐交流)

(图7:红色薪火队在当地居民家前合影留恋)

此次两河口之行,对于红色薪火队的队员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精神洗礼和成长之旅。她们不仅在历史遗迹中汲取了长征精神的力量,更在基层调研与红色文化下乡交流中,触摸到红色文化传承的温度。

学生记者:伏荥月

图片拍摄:伏荥月

编辑:周利群

编审:赵秀花